導讀:? ? ? ?在“網絡新引擎?AI贏未來”華為網絡春季新品發布會上,華為發布了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,定義了AI時代數據中心交換機的三大特征,創新性
發表日期:2020-07-04
文章編輯:興田科技
瀏覽次數:8857
標簽:
? ? ? ?在“網絡新引擎?AI贏未來”華為網絡春季新品發布會上,華為發布了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,定義了AI時代數據中心交換機的三大特征,創新性地引入AI技術,普惠AI助力客戶加速智能化轉型。
華為網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發布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
??華為GIV(Global Industry Vision)2025預測,企業對AI的采用率將從2015年的16%達到2025年的86%,AI成為企業重塑商業模式、助力決策和提升客戶體驗的關鍵推動力。華為網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表示:“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來,數據中心正成為5G、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。華為率先將AI技術引入數據中心交換機,引領數據中心網絡從云時代邁入AI時代。”
??隨著AI時代的到來,AI算力受到數據中心網絡性能的影響,正在成為AI商用進程的關鍵瓶頸,傳統以太網千分之一的丟包率,將導致數據中心的AI算力只能發揮50%;同時,預計全球年新增數據量將從2018年的 10ZB 猛增到2025年的180ZB( 即1800億TB),現有100GE為主的數據中心網絡已無法支撐數字洪水的挑戰;另外,隨著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的增加,以及計算網絡、存儲網絡和數據網絡三網融合,傳統人工運維手段已難以為繼,亟需引入創新的技術提升智能化運維的能力。
??胡克文表示,“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具有三大特征:內嵌AI芯片、單槽48 x 400GE、以及向自動駕駛網絡演進的能力。”
??業界首款內嵌AI芯片數據中心交換機,100%發揮AI算力
??CloudEngine 16800是業界首款搭載了高性能AI芯片的數據中心交換機,承載獨創的iLossLess智能無損交換算法,實現流量模型自適應自優化,從而在零丟包基礎上獲得更低時延和更高吞吐的網絡性能,克服傳統以太網丟包導致的算力損失,將AI算力從50%提升到100%,數據存儲IOpS(Input/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)性能提升30%。
??業界最高密度單槽位48 x 400GE,滿足AI時代5倍流量增長需求
??CloudEngine 16800全面升級了硬件交換平臺,在正交架構基礎上,突破超高速信號傳輸、超強散熱、高效供電等多項技術難題,使得單槽位可提供業界最高密度48端口400GE線卡,單機提供業界最大的768端口400GE交換容量,交換能力高達業界平均的5倍,滿足AI時代流量倍增需求。同時,單比特功耗下降50%,更綠色節能。
??使能自動駕駛網絡,秒級故障識別、分鐘級故障自動定位
??CloudEngine 16800基于內置的AI芯片,可大幅度提升“網絡邊緣”即設備級的智能化水平,使得交換機具備本地推理和實時快速決策的能力;通過本地智能結合集中的FabricInsight網絡分析器,構建分布式AI運維架構,可實現秒級故障識別和分鐘級故障自動定位,使能自動駕駛網絡加速到來。同時,該架構還可大幅提升運維系統的靈活性和可部署性。
??華為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王雷表示,“華為CloudEngine系列數據中心交換機已在全球6000多家客戶成功商用,助力金融、互聯網、運營商等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。華為推出的面向AI時代的CloudEngine 16800數據中心交換機將助力客戶加速智能化轉型,實現普惠AI,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。”
上一篇:
疏忽域名讓攜程、馬蜂窩輸給了山寨貨更多新聞
2020
被人遺忘的國產5G旗艦,價格跌至3399元,電競屏散熱風扇今年,各大手機廠商為了搶占5G市場的先機,紛紛推出一批旗艦。隨著新機器的出現,低調的產品在推出后不久就被消費者遺忘了。
View details
2020
? ? ? ?在“網絡新引擎?AI贏未來”華為網絡春季新品發布會上,華為發布了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,定義了AI時代數據中心交換機的三大特征,創新性
View details
2020
華為Mate40Pro有動手體驗,不吹黑。有利有弊10月30日,華為在上海發布了華為Mate40系列。這次華為帶來了四個版本,其中起價6499元的華為Mate40 Pro無疑是最火的一個,消費者最感
View details
2020
又一個富婆崛起!這個23歲的家庭處于危險之中,現在坐擁8700億英鎊的帝國“別人的起點比你的終點高”這句話,可能是對“富二代”最大的偏見。起點越高,人們傾向于承擔的風險就越
View details